网站地图
首页 >> 民俗风情 >> 唱不尽的渔歌 观不完的渔粑风俗

唱不尽的渔歌 观不完的渔粑风俗
http:/www.pyyou.com 时间:2010-11-10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155

渔业传说各缤纷

    在鄱阳湖未禁渔休养以前,每年春、秋、冬为捕鱼季节。千百年来,鄱阳湖的渔业传说盛传不衰,像一朵朵奇珍异葩绽放光芒。

    解放以前人们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鱼网。在星子县一带,传说当初人们并不会编织这种网,渔民们捕获的鱼较少。一位从湖北嫁到该县李村的女子,把家乡的织布网编大网的技术传授给当地渔民。由于渔具的更新,这一带渔民的收成也大为增加。这种布网易烂,韧性较差,人们就用柿子汁染布网,增加其坚韧性。据说在每次外出捕鱼前,大家都要先到老爷庙烧香祈祝寿,在正式捕鱼的当天凌晨,几百个男人同一时间下湖捕鱼(女人不许下湖),放鞭炮,按照事先划好的作业区域捕鱼,一去就是三个月。

    相传星子县水域上往来舟辑的赋税由该县泊头李村管理,但是强盗经常出没,破坏税赋收缴与渔民作业。以武术闻名的泊头村村民李老三决定教训强盗。他飞跃至强盗乘坐的帆船桅杆上,穿破船盖刺伤强盗的双眼。不久,强盗夫人前来报仇。她看见正在放牛的衣衫破旧的李老三,误以为是伙计,问他是否认识李老三。李老三说等他帮牛洗完了脚再带她去找,说完用两只手抓一头牛的四只蹄放在一个水塘里洗洗,然后带她到村庄去。结果女强盗无功而返。没过几天,女强盗又来了。李老三头顶200多斤的舂米器,手提茶壶,给她倒茶水。女强盗识破了此人就是李老三,于是,两人就来到沙地比武,苦斗几百个回合难分胜负。打着打着,李老三无意中看到脚下的沙子,灵机一动,忽然人往地一落,顺手抓起一把沙子洒向女强盗的眼睛。李老三见对方倒地,扶起对方与她握手言和。从此,李老三威名远扬,鄱阳湖星子水域平安很久,这一带的渔民又安全下湖捕鱼。

    据统计,鄱阳湖鱼类有20多科、110多种,关于鄱阳湖鱼类的传说,或神奇,或悲惨。

    最为悲惨的莫过于白豚和江豚的传说。相传从前,鄱阳湖滨有一户渔民,老婆早死,有一女儿,二人相依为命。这年,鄱阳湖大旱,湖水干枯,无以生计,渔夫只好将8岁的女儿卖给城里有钱的人家做丫环,自己外出逃荒十几年。后来,这个渔夫在外地发了大财,于是回乡建屋造房,买田置地,并常常进城寻花问柳。有一次,他花重金得到妓院刚来的一位美貌出众的少女。在他们同房的第二天早晨,他从背后看着正在梳妆的妓女,觉得很像自己的前妻,忙问她的身世。听完妓女的回答,他心中一惊,这不就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女儿,便含泪认亲。当得知自己是渔夫的女儿,妓女羞愧万分,无颜立世,便投鄱阳湖自尽了,变成了白豚,深藏水中。渔夫出门追赶,最终还是晚了一步,悔恨万分,自己也投湖自杀,变成了江豚。江豚总是不停地追逐白豚,也就是渔夫在追赶女儿。从此,鄱阳湖的渔家们视江豚为不祥之物。(吴彩云)

    鄱湖渔歌四面闻

    渔歌是流行在江西沿鄱阳湖的湖口、星子、都昌、鄱阳、余干等县及沿湖地区的一个深受渔民喜爱和广为流传的歌种。

    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我国富饶的淡水鱼库,是个天然捕猎港。鄱湖沿岸有的渔民鱼汛时出湖打鱼,农忙时又从事农田生产;也有不少地区以渔业为主,并兼营水上运输,驾着木帆船走南荡北,成年累月在水上过活。正如歌中唱“我们抛妻别子外出谋生,妻儿老小牵肠挂肚,盼望着亲人安全回港。”当妇女们从事织网等渔事时,也用悲切的歌声叙述自己的遭遇及渔家苦难的境况。如《我想情哥日落山》(望郎歌):“我想情哥日落山/,想郎不见没郎难/。想郎想得肝肠断/,望郎望得眼底穿。”

    渔民们在极端艰苦的生活中,不仅用歌声倾吐苦水和对亲人的怀念,当他们在平静湖面上行船、摇橹、捕鱼时,也以歌声找乐趣。沿湖地区的广大渔家,在摇橹、行船时,喜欢唱山歌,推船下水、捕鱼拉网喜欢吆喝号子;织网、晒网从事渔事时,为了解闷则喜欢哼唱小调;而在兴高采烈时,则爱唱情歌以及“莲花落”和“渔鼓”等,以抒发他们的情感。

    小歌,是渔民歌唱捕鱼或水上生活而运用的歌曲形式,他们称之为撒网、拉网号子、推船号子,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些多属渔乡人民即兴创作的歌。

    鄱阳湖沿岸各县群众特别爱看戏,演戏之风很盛。婚事喜庆之日喜唱风俗歌,如《哭嫁歌》、《撒帐》、《闹新房》等。再加上湖口青阳腔(戏曲)、都昌高腔戏、星子弹腔戏、鄱阳饶河戏(即赣剧)等地方剧种在各地盛行,因之沿湖民歌往往结合当地方言,吸收戏曲音乐以及刘来音调,揉进当地民歌之中,如《河里走船蓬角》等则明显地看到受外来民歌影响的痕迹。

    除了吸收戏曲音调外,另外也受说唱音乐的影响,如《今日渔姑嫁渔郎》属新民歌,采用沿湖一带较为流行、通俗的曲艺,填上新词。

    夏季时,鄱阳湖沿岸渔民一天辛勤劳动,夕阳西下,和风送爽,正是渔舟唱晚的季节,渔民回港,引吭高歌,众渔民应和伴唱,声震湖面,波光水影,灯火闪烁,自有一番湖区风光。而渔民捕捞的大场面则在初冬季节,这时各个渔港河汊正值一年一度开港围捕季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其壮观的场面又令人极为振奋。

    鄱阳湖沿岸的渔歌有情歌、劳动歌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音乐体裁多样,风格淳朴,从古流传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不断发展变化,响彻在沿湖的波上岸边。

    自上世纪八十年初以来,这些靠口口相传、脍炙人口的渔歌,由于农村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逐渐减少了,绝大多数渔民改用电动、机帆船捕鱼,这些与民俗相连的传统乡土渔歌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些歌现在只记录在书本上,歌者随着时乐离世和退隐,渔歌面临后继无人,年轻人不愿长传承,这种灭绝是无声无息的,也是最可怕的。要再次展现唐代诗人王勃在世的《滕王阁序》中写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是难上难了。(徐嘉琪)

    鱼米之乡风情浓

    鄱阳湖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生活在这水乡泽国的人们,一到过年过节,结婚生子,寿庆丧葬,都会做粑打鱼,从年头到年尾活跃着渔粑文化风俗。

    鄱阳湖滨农村,在大年三十除岁之夜,要举行“完年”祭祖活动。乡民们以同一姓氏的祖堂为祭祀中心,各家各户要用备好的祭品“三牲”,又叫“神福”,供奉在祖宗的神位前。这是湖滨家族中一次最重要的团圆祭祖活动。

    “完年”祭祖活动筹备工作,要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着手做如下准备:一是做年粑煎豆粑;二是打年鱼腌腊鱼;三是杀年猪腌腊肉;四是杀阉鸡腌腊鸡。

    用鱼、猪、鸡组合的“三牲”,是象征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水中的游龙,都是子孙后代用来孝敬祖先的,显示子孙们的兴盛与富有。此俗在鄱阳湖滨的九江、湖口、都昌、星子、德安、南昌都很盛行。但是,在都昌县三汊港一带,虽然也是采用猪、鱼、鸡三牲完年祭祖,他们使用的鱼不是鲤鱼,而是采用翘咀鱼白,不知何种典故。在鄱阳湖东岸的鄱阳县北部,完年祭祖时只用猪头祭祀,不用鱼和鸡。这也许与祖宗的职业和信仰有关。而星子县则在“三牲”中加了一块豆腐干。

    鄱阳湖口民间在举行婚礼前三天或更早点的时间,男方向女方送团年粑,称为爹娘粑。还要配上鲤鱼、鸡公鸡婆、猪肉、白酒若干。红盒内放有结婚日期贴,十枚铜钱,十根花钱,谓之十全十美。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后,将一块爹粑,一只公鸡和2斤猪肉回赠男方。

    采用爹娘粑为轿下礼,从全国来看,除湖口县外只有在苗族有此风俗。由此可知,苗族和鄱阳湖地区的人们,原是居住在鄱阳湖滨三苗部落的后代,在禹平三苗于彭蠡时,其中有部分苗人从鄱阳湖向我国西南部迁涉,所以也就把爹粑娘粑这种婚俗文化带到了那里。

    旧时,鄱阳湖滨的部分渔民捕鱼在船上,生活在船上,居住在船上,结婚也在船上。迎亲这一天,男方将一条迎亲的渔船装饰一新,船舱内悬挂红帐幔,贴上红喜字,船舱卷蓬上扎上大红花,船两旁插上各色彩旗,配备迎亲的锣鼓队。女方新娘拜别父母后,脱下旧鞋,换上新鞋来到轿船上。换鞋之意,就是不让女儿把娘家的灰尘带到夫家。

    男方的婚宴和洞房都设在坐船上,一对新人在司仪的主持下,先拜天地,再拜爹娘,夫妻对拜,将新娘送入船舱洞房。一条坐船可摆两桌酒席,人们都是坐在矮凳上喝喜酒的。酒宴有海参酒、香菇酒、木耳酒,一般有十多碗或二十多盘,也有四盆四碗的。在酒宴中,圆子粑和红烧鱼是必备的两道菜,一个取意团团圆圆,一个取意吉庆有余。这两个菜也是湖区民间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年饭时必备的菜肴,不能缺少。(杨赤宇)

    鄱湖之美在水产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域辽阔,物产丰富。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风姿吸引着国内外来此观光的游人。

    水产丰富的鄱阳湖堪称祖国江南的鱼米之乡,又是江西境内的聚宝盆。辽阔的水域盛产各种水产。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生产养殖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的鱼类漫游、产卵与养肥的场所。就目前尚未开发水域的零星统计,仅鱼类已达到130多个品种。各种名贵鱼类主要有中华鲟、扬子江鲟、长江鲥鱼、鳜鱼、石鱼、短吻银鱼、鲤鱼、鲫鱼、乌鱼、鲶鱼、翘嘴红鱼、密鲷鱼、餐条鱼、鲚鱼、比目鱼、彭泽鲫鱼、太平石鱼、鳊鱼、蒙古红鱼等等。

    世居一方的人们,正是倚靠着这丰富的水产资源,使得江西地区鱼餐业以各种各样的美味著称于世,独占鳌头,成为八方来客首选的佳肴美食。众多名优水产品经当地名师的精心烹制,可做出无以数计的美味佳肴,烹调出鱼面、银鱼千刀汤、鲤鱼跳龙门的活菜,脍制出以刀工精细、构思巧妙而独具特色的江西全鱼宴席,那种高妙的烹调技艺,让人惊叹不已。

    被列为传统系列的鄱湖三鲜,即银鱼、鳗鱼、凤尾鱼。这三味鱼属众多品种中的上品,产量又高。在鄱湖一带,鄱湖三鲜是家喻户晓的名品水产。鄱湖银鱼是一种回游型的,每年春夏到这里产卵,到了桂花飘香的秋季,是捕银鱼的旺季。鄱湖银鱼通体透明,洁白无暇,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有益肝补肾填精健脑之功效。尤以都昌黄金嘴西湖渡产的红眼银鱼最为名贵,历为进贡皇上的贡品。银鱼干经精美包装后成为馈赠礼品,畅销世界五大洲。鳗鱼也是上等食用鱼。凤尾鱼呈银白色,体形狭长侧薄,尖如刀,尾如凤,因此得名。凤尾鱼的名称据传还是三国曹操品尝后所赐。

    鄱阳湖里蚌壳多,解放前都昌周溪就有不少人下湖捡蚌生产钮扣。解放后钮扣生产发展很快,许多客商云集“钮扣之乡”。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钮扣之乡”率先转产用蚌壳加工珍珠核,利用水面养珍珠。从此,都昌周溪已发展成为中国的淡水珍珠之乡,珍珠产品占全国80%,珍珠工艺品已打入世界国际市场。

    江西美在鄱湖,鄱湖美在水产。鄱阳湖至今仍属“深藏闺中人未识”的处女湖,就像当初少有人知道西双版纳和九寨沟一样。随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推进,鄱阳湖造福江西人民的美好梦想实现,一定不会很遥远。

相关TAG: 渔粑 风俗 不完 渔歌 不尽
上一篇:鄱阳湖口天下奇
下一篇:鄱阳湖蛤蟆石的传说
·相关信息

旅游资讯>>更多
·鄱阳湖核心区禁止围湖养殖
·3条搁浅江豚得救重回鄱阳湖
·鄱阳湖湿地公园建在蓄滞洪区
·2012中华龙舟大赛鄱阳湖站五月开划 总
·鄱阳湖岸开发必须听证
·江西将探索鄱阳湖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
·南昌将建卫星图片平台严查鄱阳湖区填湖
·[省农业厅]鄱阳湖禁渔工作开局良好
站内搜索
精品线路>>更多
·上饶到鄱阳湖、万年神农宫二日游
·上饶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日游
·2011年鄱阳湖8.6日“七夕”情人节二日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5条精品线路
·鄱阳湖古战场探秘之旅
·鄱阳湖宗教朝觐之旅
·鄱阳湖野趣露营之旅
·鄱阳湖科普教育之旅
旅游客服中心
旅游热线:0793-8877722
传真:0793-8459684
手机:13970306887(方经理)
   13766468720(郑经理)
邮箱:hlhtrip@163.com
QQ号:840875188 867809328
支持单位:上饶市旅游局 江西省鄱阳湖旅游网 电 话:0793-8877722 传真:0793-8459684 邮箱:hlhtrip@163.com
Copyright © 2009-2015 www.pyyou.com 鄱阳湖旅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推荐或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审核删除。
鄱阳湖 | 鄱阳湖旅游 | 鄱阳湖湿地公园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10202292号

友情链接

哈萨克网址大全
齿轮泵
海南省鄂尔多斯商会
建瓯人才网
海南省鄂尔多斯商会
苏启保洁
杭州酒店网
诊断试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