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鄱阳县莲花山乡清溪村采风时惊喜地发现一块清道光年间的禁赌碑刻,这块设立于200多年前反映村民痛感赌博之害的“禁赌碑”,在内地石刻文物中较为罕见,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对如今内地的公德教育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该碑立于村里的礼堂边,碑身全长约1米、宽0.6米、厚0.25米,用当地石材雕凿而成。记者观察到,该碑虽年代已久,看上去很陈旧,但碑上文字仍清晰可辨。碑面上方横向刻有“奉献”两字,右上方竖向刻有“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九字,正中则刻着“严禁赌博”四个大字。
据村谱记载,明清时期,该村是徽州至饶州的必经之路,往来商人多在此停留借宿,在带来商业信息的同时也残留了聚赌恶习,十九世纪初,村民陷入一场称为“玩押子棋”的赌博活动,许多人输得倾家荡产,甚至出现家破人亡,给社会带来动荡。当时桂氏族长桂德元等人为禁止这种害人不浅的赌博风,联合当地的其他族人召开大会,采取杀猪、宰羊、“喝血酒”的办法,以严厉的封建家族族规订立禁赌条例,划定戒赌区域,并立下此石碑。
76岁的桂神根老人告诉记者,现在该村已繁衍至131户、589个人口,但逐渐富起来的村民仍然谨遵先祖的训诫,极少有人参与赌博,过年玩牌只是把散根香烟当筹码。 |